“法有情, 援无忧,法律援助惠民生”。近年来,惠民工程一直作为重点工程推进,尧都区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向群众派发宣传资料,介绍法律援助对象、范围、形式、申请程序,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提供现场申请、受理、审查“一站式”服务;设立法律咨询台,常备法律援助人员(社会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每一位咨询群众,着重宣讲法律援助法律法规,并对他们提出的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侵权赔偿等问题耐心细致地予以答惑、析理释法,让来访群众得到满意的答案。山西瀛明律师事务所律师积极报名参加法律援助,并在援助过程中收获满满。
2023年8月22日,张某、李某来到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咨询因暖气接口处漏水导致上下楼邻居之间产生纠纷事项,张某通过司法局下发的免费扇子途径了解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有免费律师值班,所以来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寻求帮助。
张某、李某是临汾某老旧小区上下楼的业主,分别住四层和五层。2020年2月份,五层的业主将其房屋租给了王某。2022年12月20日,小区楼下邻居发现张某家里好几天都有水从卫生间、厨房阳台底下渗出。于是,楼下邻居第一时间联系了小区物业。小区物业经检查发现是五楼李某家暖气管漏水,渗漏到四楼张某家里。张某这段时间在外出差不在家,而李某家里的租户王某,在此期间正好回老家了,所以李某一直不知道家里漏水了。事情发生后四楼邻居找到五楼邻居商量如何解决此事。四楼邻居说:“水是从五楼漏下来的,我家房屋的损失,五楼必须得全赔”。五楼邻居说:“承认是自己家漏水,但是我家里没人,不知道漏水,而四楼家里也长期没人,疏于管理,才扩大了损失”。两家邻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多次协商未果后,于是四楼邻居选择求助于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吕国星热情接待了他,详细了解群众诉求,于是协助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此次调解。听完他们两家各自诉说的委屈和相关诉求后,吕律师给他们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以及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分析了他们两家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又配合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从有利于相邻关系的角度分别做了调解工作。
最终双方握手言和,顺利签订了协议书:四楼邻居自行修复房顶和地面损坏部分,费用由五楼邻居承担90%,自己承担10%。最终,双方都已按协议书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我国很多邻里纠纷,实际上都是源于当时人的头脑发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见的最多的就是邻居人。要想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处理好邻里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邻里之间一旦发生纠纷诉诸法律的时候,应当注重协商,注重权利义务的合理平衡,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不要将事态激化。本案在调解过程中,律师耐心与双方进行沟通,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找出双方争议点,灵活运用调解技巧,耐心对双方进行疏导,在调解过程中利用法律武器,把握好时机、场合,避免将矛盾激化,循序渐进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握手言和。
律师感悟: 自2019年以来,惠民工程的值班服务工作一直进行,在指定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接受人民群众的法律咨询和其他法律服务。辖区范围内的群众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敢相信会有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怀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咨询,到现在就等着每个礼拜一、礼拜三的到来,人民群众排队咨询。感觉人民群众对值班人员的信任感越来越强烈,愿意把自己的困惑或法律问题说出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当有人来咨询或寻求帮助时,作为值班法律服务人员深感责任重大。